欢迎来到 知识产权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提案 > 正文

隔绝疫情 年味依旧浓

时间:2020-02-18 作者: 来源:

  编者按

  庚子鼠年如约而至,在疫情面前,今年的春节有了新的变化。前线科研、医疗等工作者们全力出击,守护着人们的安全;大多数人居家防护,以实际行动防止疫情大面积爆发。同时,我们也看到,不断产生的新技术正在为我国疫情防治带来更多希望,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版权等知识产权让人们的居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味儿依旧浓郁。让我们记录今年春节的点滴,不忘共赴艰难、不忘别样新春。

  "逆行者" 开启新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作为我国传统习俗,人们会在辞旧迎新之际点燃鞭炮,希望光亮和声响驱走象征灾难的年兽。祥和美好日久,然而没有人忘记,守护岁月静好的,却并不是充满欢笑的习俗,而是迎难而上的中国人自己。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一个平稳安定的年,众多在汉同胞停下了或返乡或出游的脚步。与此同时,无数或着白衣或着迷彩的勇士从四面八方涌入武汉。他们带着知识产权的武器,汇聚成狙击疫情、守护安宁的钢铁洪流。

  衔远山,吞长江。洞庭湖的另一边,湖南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者们没有在家人身边欢度佳节,而是在科研一线加班加点。该公司董事长戴立忠和团队一起奋战72小时,运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PCR-荧光探针法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专利,成功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该试剂盒搭配该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移动分子诊断平台,可实现1人1机1日检测样本量达1000人份的高通量检测,最快可30分钟内出检测结果,确保疑似病例得到快速分流,避免更大范围的疫病感染。1月28日,该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夜以继日生产出的36万份试剂盒也第一时间发往疫区,为战“疫”输送新生的希望。

  大年三十的凌晨,蔡甸火神山响彻机器的轰鸣。短短10天里,全国人民通过5G直播,见证了占地50亩的医院平地起的“中国速度”。我们的“火神”“雷神”手中,紧握着自主品牌设备的“十八般兵器”。大年初三,35台白色三一重工混凝土搅拌车开进了火神山工地;柳工、徐工和青岛科泰的压路机摧枯拉朽;蓝色涂装的山河智能挖掘机“废寝忘食”……在“机甲战队”奋战的同时,大批专利设备运抵武汉安装调试。大年初四,来自深圳海思瑞科电器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抵达火神山,为火神山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安装调试有源电力滤波设备。这些HIEC APF有源滤波器采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谐波提取算法并联接入电网,利用PWM变换专利,将与谐波和无功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注入供配电系统中,让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里对电能质量非常敏感的精密设备更可靠,让仪器更准确,确保医院重点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一批又一批拥有高质量专利的设备在火神山各就各位,驱散瘟疫这个年兽的“炮火”即将响彻云霄。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年又一年,在迎来金秋的收获之后,我们也会迎来严冬的苦难。但,手握丰富的高质量知识产权储备,中国人民终将用智慧和汗水,迎来一年又一年希望的新春。

  备年货 品牌唱主角

  过春节,买年货。置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往年我们都是在超市购买,一趟趟地跑,又沉又麻烦。今年在网上下单买年货,直接送到了家门口。”山东的刘阿姨告诉记者,特仑苏牛奶、三只松鼠的坚果、徐福记的糖果等年货都是“线上”购买的,“网上还有不少优惠活动,实惠又方便”。

  今年春节,人们早早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元旦还没到,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天猫推出“年货节购物津贴”让消费者享受优惠;京东举办了“超级百亿补贴”和“超级秒杀日”等活动,不仅准备了大量折扣商品,还有“购物红包”;苏宁的“春节不打烊”活动,联动“线上”“线下”,让消费者感受浓浓的年味;拼多多的“年货系列万人团”等团购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团……

  在各大电商平台各施浑身解数打造不一样的“网络年货节”之时,国产品牌持续发力,成为了年货市场上的主角。

  “倒计时开始,5、4、3、2、1,开……已经没有了。”不到一分钟,几千瓶五粮液酒在薇雅直播间被抢购一空。近年来,“直播带货”尤其是网红主播和娱乐明星带货成为电商行业的新风口,作为中国白酒品牌,五粮液抓住这一新机遇、新模式,借助电商直播的力量,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在今年拼多多发布的年货节热卖榜上,以四川眉山丑橘、甘肃天水苹果、新疆库尔勒香梨为代表的国产农产品占据了水果生鲜榜的大半壁江山。茅台、五粮液位居酒水饮料热卖榜前两位。食品保健榜上,盼盼、真心、徐福记位列三甲。

  国产品牌进一步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它们不断创新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密不可分。记者了解到,徐福记每年都会推出新产品,并针对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口味。今年春节前夕,徐福记推出与颐和园跨界的精致礼盒,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竞相购买。

  经过多年的锐意创新,国产品牌逐渐崛起,实现华丽转身。它们正在凭借产品的创意与设计、品牌的系统化运营与打造,摆脱大众对某些国产品牌固有的“复制与模仿”印象,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甚至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的新“名片”。

  看春晚 创新凝巧思

  “又是一年佳节至,火树银花不夜天”。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晚会无疑是新春佳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足不出户就能热热闹闹。今年的各地春晚,不但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专利技术,也有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这些元素汇聚成一个个精彩节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声、光、色相融的新春盛宴。

  “嗨,大家好,我是智慧与帅气并存的小央。中国青年年度流行画像,小央一键给你看。”腊月二十三小年夜,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网络春晚上,虚拟主持人“小央”出现在人们眼前。此次活动中,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创新引入“时代画像”产品,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出2019年年轻人最关心的流行事件,立体生动的展现方式引来现场掌声阵阵。不仅如此,创新技术的运用在整场晚会表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舞美设计以可开合的弧形屏、可移动冰屏等高科技形式展现,创意配音团队“淮秀帮”手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带来了一场趣味十足的配音表演……现代科技的引入,让青春与时尚的旋律更加动人。

  同样,除夕举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科技与传统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在主会场的舞蹈表演《泉》中,由航天工程师自主研发设计的重约800公斤的智能机器人白天鹅,随着音乐摆动翅膀,与演员共同完成表演,唯美而恢弘。另一面,已获多件专利的5G、8K、4K及VR(虚拟现实)技术为晚会呈现效果增色不少,通过“5G+8K”技术实现多机位拍摄,并大量运用轨道机器人、无人机、在线虚拟系统等40多套4K特种拍摄设备,为全球观众带来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除了科技的融入,春节晚会也十分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发扬,在央视春晚上,苏家作龙凤灯舞、闹阁、高跷、背装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聚舞台,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呈现出气势浩大的黄河盛景与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2020江西卫视春晚将剪纸、瓷板画、陶瓷制作技艺等江西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节目,通过地域特色传递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如今,看春晚、聊春晚已成为家人团聚时的一个普遍话题,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也将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

  年夜饭 吃出“家乡味”

  没有了聚餐,过年期间的餐桌却并不冷清。在家烹饪一桌美食,细细品味生活的滋味,让“年味”更足了。

  饭菜好吃,食材是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广阔的“绿水青山”孕育了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如今,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更是让人们吃出了家乡的味道,成为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烹饪原料。

  在北方人过年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了。饺子蘸醋是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吃法,对于醋的选择,人们口味不一。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山西老陈醋还是镇江香醋都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老陈醋酸醇、味烈、味长,3000年的历史也让其成为当地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而镇江香醋的特点是酸而不涩,香而微甜,特殊的水质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盛产的优质糯米是酿造它的天然条件,据了解,镇江醋产业每年要消耗数万吨的大米,带动周边约2万余农户。

  1月17日,秦绿食品有限公司的小胡将年前的最后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云盖寺挂面装车完毕,准备从陕西发往全国各地。“我们特意设计了红色的礼盒,更有过年的气氛。消费者通过网络订单的方式,即使不回家也可以吃到家乡的产品了。”她告诉记者。

  一路向南,开洋蒲菜是淮扬菜的经典名菜之一,烹饪这道菜的优质原材料正是地理标志产品——淮安蒲菜。该菜体洁白如玉,食之肥嫩清香。在淮安当地,关于淮安蒲菜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南宋建炎五年,抗金女英雄梁红玉领兵被十万金兵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偶然发现马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困境,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故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吃蒲菜也在淮安民间流传开来。

  在淮安,吃蒲菜当然要配上当地米饭才更香。“南北过度气候造就了淮安大米清香而微甜的口感,吃一口就知道是出自这里的。”淮安市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王树田告诉记者,淮安素有“天下粮仓”美誉,他们将进一步突出“淮安大米”品牌打造,让更多人了解并吃到淮安大米。

  此外,还有来自安徽的八公山豆腐、四川的郫县豆瓣、广东的清远乌鬃鹅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可以在人们准备年夜饭的菜篮子里看到。由此烹饪的美食无不让人食指大动,也汇聚成今天家的温馨。

  拜大年 线上也温暖

  辞旧岁,迎新朝,岁首朝贺,爆竹一声又把春来到!

  拜年作为我国民间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今年的春节却与往年不同,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人们纷纷选择线上拜年,各社交平台通过不同媒介,运用技术创新传递的个性语音拜年、AI(人工智能)拜年、表情包拜年等形式对拜年进行解构与重塑,也让人们真正体会了拜年的新乐趣。这个春节,疫情不仅没有阻当拜年的“脚步”,反而人们的拜年更忙,收到的新年祝福涌满心怀。

  将自己照片合成到春联里、自制一份独一无二的拜年祝福……鼠年春节期间,央视网联合百度大脑,将传统春联与AI科技相结合生成的AI拜年方式,为亲朋好友送出别样的新春祝福。此次AI拜年基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脸融合相关发明专利,用户在其平台通过智能手机自拍或者从相册选取一张照片,AI便会自动识别分析人物的性别、年龄、微笑程度、服饰属性等特征,根据人物特征,自动生成一幅符合人物特点的春联。在生成个性春联的同时,还有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四个年代特色的手绘插画背景,配以相应的服饰。虚拟场景、参与式的AI隔空拜年技术营造了别样的拜年氛围,使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与亲友“近距离”接触。

  “来,左边留下你的压岁钱,在你右边咱拜个年”,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咪咕圈圈上,带着歌曲《野狼disco》节奏为大家献上表情包式的拜年备受用户喜爱。同样,平台用户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啾咪形象,生成个人专属拜年表情包或小视频。据了解,该技术源于咪咕圈圈与相芯科技在虚拟形象生成与实时驱动方面的技术合作。虚拟形象生成技术PTA(Photo-to-Avatar)是啾咪形象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PTA技术,用户只需提供一张照片就可生成相似且动态美观的3D虚拟形象,“一键生成”拜年表情包,运用这样的“黑科技”为亲朋好友送上创意拜年视频,传达美好憧憬。

  技术与艺术结合,现代与传统碰撞,鼠年春节,隔离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美好祝福。疫情冷酷,拜年暖心,高科技的加持,让这个春节颇有一番别致的趣味和年味。

  贺岁档 观影新体验

  “以前没想过,在家也能看‘贺岁档’新片。”今年37岁的曹女士是山东滨州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她陪着父母在家看了场电影——《囧妈》。“家人挺高兴的,一边看还一边跟我讨论剧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曹女士介绍,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除了走亲访友之外,带着家人或约上老同学去影院看几部“贺岁档”影片已经是家里的传统娱乐项目。“父母觉得一张电影票几十块,平时不舍得买,今年情况特殊,能陪他们在家里用电视看也挺好的。”

  今年春节期间,因一场疫情防控的需求,几部原定于今年上映的“贺岁档”电影先后宣布撤档改期,各大影院纷纷宣布暂停营业,人们也减少外出,为疫情防控做出努力。

  没有了“贺岁档”的春节虽然让大家略感遗憾,但随之而来的一条观影“好消息”让众人在这个寒冬倍感“温暖”。2020年贺岁影片之一的《囧妈》出品方宣布,自大年初一起,该影片在抖音、西瓜视频等手机播放平台免费播出,将自身从线下“贺岁档”搬至线上。

  “在手机APP里搜索到电影资源后,还可以投屏到电视上。”一位00后的影迷表示,虽然没有在影院的“大银幕”上看到《囧妈》首映,但是他在自家电视的“小荧屏”上组织了一次家庭集体观影,这让他们家的春节假期增添了别样的“年味儿”。

  值得一提的是,《囧妈》电影上映3日总播放量便超过6亿,这个数据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优质的线上电影版权的关注。据悉,《囧妈》电影的播出方共投资6.3亿元购买该影片的相关版权,在影片上线后,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又相继上线了更多优质的版权内容,包括《疯狂的外星人》等在内的13部影片,为观众打造出线上免费“贺岁档”,获得社会关注。“希望力所能及地丰富用户的假期生活,服务大家在家中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假期。”《囧妈》电影的播出方有关负责人表示。

  “平常工作忙,一些优质的影片她和家人没能一起观看,正好利用假期把错过的大片补上。”曹女士表示,通过央视电影频道,他们在电视上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爱国影片,还一同回顾了《红高粱》等经典电影。

  虽然2020年的春节不能像以往那般自由出入,但优质的版权作品正温暖着人们的心田。(知识产权报 记者 孙迪 吴珂 李倩 实习记者 韩瑞 熊花平 刘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知识产权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010-56021838 15321465986 监督电话: 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室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